只需四步,学渣变学霸!
《如何高效学习》中是这样总结的:

“学习”不是“死记硬背”
而是把知识理解消化
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也就是整体性学习
先脑海中建立整体框架
有了整体性的概念
知识点有了内在逻辑关联
再补充血肉,理解消化,拓展应用
丰满整个体系:

而现在
已经到了考试的最后阶段
该怎么复习?
尤其是还不知道具体考点的时候?
第一步
绝不是看书
而是扔书
知识点那么多
书本那么多
所有要考试的科目书籍摞在一起
压力太大有没有~
所以
第一步
丢
每天能集中多少精力专注在学习?
哪些科目最先考最没有把握?
什么是老师说过一定会考的大题?
。。。
我想你一定心里清楚
在自己能力范围内
把能做的事情筛选出来
比如
一天只能在图书馆待一小时就别抱两本书
看不完还有压力
背着也重
老师说过重点在这几章,
那就先搞
重点都没掌握,再潦潦草草东看西看,
当心它认识你而你不认识它
1小时都没明白的就别继续了
时间宝贵,合理放弃沉没成本
精打细算
根据自己学习情况
拿捏保证及格还需补充的知识点
争取最效率保证及格
所以
那些参考文献资料什么的
都可以丢掉了
不重要的科目什么的
也可以丢掉了
看着少了一大块的桌面
大松一口气,有没有?

第二步
整理浏览
现在
我们已经丢掉了不重要的资料
也对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有个概念
可是就是一本书也是好厚
真的一点点的复习
黄花菜都凉了
更何况
有的老师
就没有画考试范围
怎么办?

那就要用到
整理性学习的方法
翻开目录
把所有要考试的内容
快速扫描
简单划分重点难点
并对书籍内容有整体性概概念
关于重点的判别方法
参考《如何阅读一本书》

带着问题寻找答案


找出重要词句的精准定义,作者的主旨,整本书的主要观点,内在逻辑
串联作者重要观点的关键词句
即可划分重点
而看完这一遍
就已经完整的复习过一次了
在你放弃掉那些知识点的时候
可以如此安慰自己
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
选择复习考点
注,并非要考什么都选什么
而是按自己能做到什么选最重要的
比如:现在的时间精力只够学习掌握三个章节
而划分的重点有十个,就再在这十个里挑三个重中之重,而不是按顺序复习
请永远相信自己
你是复习不完的
时间是永远不够的
所以有限的时间里我们要效率最大化
保证自己掌握好最核心的知识内容

如果有多的时间再查漏补缺
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有自信和掌控感,更加有助于我们坚持下去~
第三步
用康奈尔笔记法做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