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句话被送精神病院?谈谈在国外,哪些话不可以乱说!
近日,看了领事馆的一篇报道

△图片来自中国领事服务网
美国一名留学生和人吵架,
结果被人送到了精神病院,待了48小时才出来。
【中国留学生在美因琐事与同学争吵 被送到精神病院】据中国领事服务网消息,近日,纽约州留学生张某向驻纽约总领馆求助称,其因琐事与同学发生争吵,周围同学感觉异常叫来学校心理医生,校医与张某简短交流后即呼叫救护车将其送到精神病院检查。 张某事后回忆称,自己与同学争吵以及与校医沟通过程中情绪激动、紧张,对校医的问题“是否想报复他人”、“是否有过自杀想法”极为反感,万没想到自己因此就会被送到精神疾病医院检查,最终张某在医院留院观察48小时后经医生许可出院。

但,其实,
这类的事情在国外(尤其是美国)
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

△图片来自新华网
美国华人女学生张某有一天夜里和同学因为某个问题展开了谈论,双方的言辞有些激烈,情急之下,张某说了一句:“那我死了算了”
没想到就这么一句玩笑话,十几分钟后,张某被警车带走了,送到附近的精神健康看护中心并被严格看管,以确保消除一切自杀的隐患。
5天后才顺利出院,光住宿费就自行支付了4500元。
被警方带走的原因,是由于张某的朋友以为她当时真的会自杀而报警。

再联想到2017年
10名哈佛录取生因发涉嫌种族歧视等不当内容的表情包被开除

△图片来自站长之家
真啊~
国外虽然崇尚~言论自由,
但~并不代表话可以乱说!

今天,小E想和大家谈谈
在国外哪些话,不能说!
01
言论自由之外
更有着“政治正确”
“政治正确”这个词,相信大家并不陌生~
尤其在多种族交汇的美国
凡是涉及到“政治正确”这条界限的词汇和用语
一定要谨慎

美国“政治正确”原则一般包括
不能“妄议”
种族问题、性别问题和宗教问题
知乎上“在美国千万别做什么”中有一个75K的高赞回答中就有提到,别开种族玩笑:

△在美国千万别做什么?- 刘晓笑的回答 – 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6105379/answer/489898205
宗教问题上,前有新西兰枪击案,后有斯里兰卡的爆炸案,在这个关节眼,任何瓜田李下的行为都是在刺激大家敏感的神经~
语言用词上,请离宗教,种族,恐吓越远越好,这些内容沾都不要沾!
刘强东“明尼苏达”的案子广大群众还在等待吃瓜,想想这些年“me too”运动刷下了多少大佬。
性别问题,女性意识的觉醒,充分认识到某些言语行为是对女性的冒犯和骚扰是整个社会的进步。
所以,保持尊重,绅士是一种良好的品性~

有一句话叫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想想如果我们遇到别人专门拿着亚洲的“眯眯眼”和“筷子”开玩笑时,是什么感受?是否是一样的愤怒?
有一次走在路上被认为是越南裔,我都会觉得很生气,“I’m Chinese. ”每次我都是这样说,每个人对各自的国家种族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骄傲与自豪。
性别问题和宗教问题也同样如此,如果你同样也尊重这一点,就也请同样尊重他人~

02
文明礼貌是沟通的基本准则!
一个人的给人的观感,很多时候都是从日常的言行举止中透露出来的。保持良好的礼仪以及教养,在任何地方都会受到欢迎。

这里摘要部分
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在少年时期总结的《社交及谈话礼仪守则》:
1、与人相处,言谈举止须尊重在场的人。
21、不要责备别人天生的缺陷,也不要因此欣喜地一直念念不忘。 22、即便是你的敌人,亦不可对他幸灾乐祸。
45、向他人提出建议或批评时,要考虑是当众还是私下提出,是现在提出还是另找时间提出。此外,注意措辞,以批评他人时,不要面露愤怒,口气应委婉温和。 47、对大事要事,不可嘲笑或讥讽;不可开尖刻的玩笑;如要说幽默或诙谐的话,首要要控制自已不笑。 49、勿用责备的口吻谈论任何人,也不可诅咒或辱骂他人。 50、不要轻信贬低他人的传言。
64、不开无法令人享受的玩笑,不可不分场合地大笑,切忌幸灾乐祸,即使有理由如此。 65、无论是开玩笑还是郑重其事,说话不可伤害他人。不可嘲笑他人的痛楚,哪怕他们确有可笑之处。 66、待人切忌鲁莽,应友好、礼貌;主动问候,主动回礼,应说话时,不要沉思不语。 67、不可贬低他人,亦不可颐气指使。
70、不可责备他人的缺点,只有父母、先生和上司才有此权力。 72、与他人相处时要讲母语,忌用对方不知道的外语;在这一点上要向高雅之士看齐,勿向粗俗者学习,认真对待庄重之事。 73、讲话要三思,发音要准确,不可急于开口,言辞要有序,思路要清晰。 76、与他人交谈,不可手指对方,尤其不要过于贴近对方的脸。
87、与他人交谈,要沉着镇定,认真倾听,不可处处反驳他人。
89、不可恶意攻击不在场之人,如此有失公允。
109、娱乐活动需积极向上,不可无聊邪恶。 110、努力让胸中那称为良知的小小圣火长明不熄。
一共110条,此次只摘要了相关的部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https://www.douban.com/note/636848125/
03
这些文化隔阂的“误会”
你要知道:
还有一种冒犯,是在无意间的,源自语言文化的障碍,这种情况,我们要额外注意,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不要,说别人“胖”“老”
在国内,多少人是被人用“小胖子”一路叫到大的~
但在美国对别人的年龄和体型妄加点评,尤其是用“fat”“old”此类的词汇,是可能上升到“人格侮辱”这样的高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