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只会this/that?什么时候我们变成了”英语哑巴”?
开口难
简直都快成了在外生活的一大心病

△ 截图来自知乎@张三,
点菜只会this/that,未尝不是一种心酸
想想我们学了那么久的英语
一到需要说的时候,却变成了一个“哑巴”

真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那“哑巴英语”到底是什么原因?
有没有什么改善方法?

之前我们说到发音的误区
“成年人要想纠正自己的发音,不能只听标准发音,而是要听大量的 “非标准发音”,也就是说,带口音的发音。以提高自己的听力辨识度,听对了,才知道该怎么发音。

那么我们这一篇接着来谈谈,如何开口的问题~
本文节选自《告诉你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及误区分析》,有改动:
原贴:http://bbs.tianya.cn/post-english-121795-1.shtml
误区
第二篇
01
造成“哑巴英语”的最主要原因

什么是“哑巴英语”?零英语基础的人不叫哑巴英语。
哑巴英语是特指学习了几年以上的英语,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听说能力很差或根本不会的情况。

特别是已经过了四六级的同学。大家已经学英语十年以上,每周6小时左右,总共达3000小时的英语学习,还是不会起码的交流。(不过应该声明:其实“一定的阅读能力”也并不高。比如随便拿起一本英文小说,大家会发现不靠其他工具连一页都看不下去。)

那“哑巴英语”是如何造成的呢?大家想当然的答案是五花八门的。比如一般都会说是“应试教育”造成的。我会考试,所以听不懂,不会说。这显然没抓对因果关系。

有人就会说了:是单词量小或单词不会应用,所以要多背单词;还有语法不好,组织句子不熟练,而且CHINGLISH就是语法问题嘛。所以要多研究学习英文语法知识;
当然最主要罪魁还是没机会用英文交流,如果有英文环境和交流机会就好了,于是努力寻找,很多人在大街上拦住外国人聊天。这些基本都是对学外语的误解。

02
对“哑巴英语”的误解

什么道理?
我们先来做个实验。我说一句外语大家仔细听。准备好了呵:“SIX FIVE SENVEN THREE SIX EIGHT NINE FOUR”。大家听到了什么?
答:六个数字,可能是个电话号。
是几啊?
“六五七。。。什么什么四。”这是一般同学的答案。

为什么没听懂?是单词量的问题?不是。是语法问题?不是。是发音问题?不是。那是什么?
有同学答:您说得太快了。
可我用的是正常速度呀?外国人不就这速度告诉别人电话号码吗?哪用一个一个慢慢蹦呀?正常速度为什么你听不懂?

有人答:是不熟练。
十年前就会了,还说不熟。再说就算你非说不熟,那到底是哪个字听不明白呀?
答:都好象明白,可怎么感觉反应不过来呢?老师我反应慢。
快别这么说,你是个正常人,反应挺正常的。不过我倒要问了:你在那里反应什么呢?
这时总算有人醒悟:我刚才在那里反应中文呢。我刚听英文时,坐在那里在脑子里把它们飞快地转换成中文,才转一半您就说完了。
原因找到了。大家原来都在那里默默地翻译呢。可在座的没一个翻过来的,是何故?
正常说话速度是每分钟120到180个字左右,英文中文差不多,一般一句话两秒种就结束了,说话是一句连着一句的。
两秒长的一句话,就算所有单词都会,发音语法都没问题,但需要把所有英文字都翻译成中文才明白(还别提分析语法),那需要多长时间?
至少四、五秒。这时大家第二句话没听见,第三句都到一半了。听不到,谈何听得懂?障碍已经产生了。

短句子(四个单词以下)还好凑合,比如HOW ARE YOU?WHERE ARE YOU FROM?什么的,再快也没问题。一超过四个单词就跟不上了。
科学家做过实验:如果听到外语需要必须在大脑中翻译的话,正常速度的语言一般人只能翻译到第三个字就跟不上了,个别人能翻出四个,几乎没有人能超过四个。

可大量的句子都是超过四个单词的呀。所以我们很多同学总在那里重复简单英语而提不高。那我练得特熟,翻得特快,行吗?答案是:永远也不行。

03
为什么会在脑海里翻译?

可大家为什么非在脑子里翻译不可呢?因为大家听到英文时实际上脑子里空空没概念,但都学过每个英文字的中文解释,想一下中文解释就明白了。
大家十几年来,不管是上课还是自学,用的方法叫做“语法-翻译法”,英文叫TRANSLATION-GRAMMAR METHOD 。
这种方法是英国人几百年前用来学习希腊语和拉丁语时建立的系统的外语学习方法,通过研究目标语言的语法结构,和单词在自己语言中的翻译去学习这种语言。比如大家当时学这句时:
THIS IS A CAT。
这 是 一(只) 猫。
主语 谓语 数量 宾语
代词 系动词 不定冠词 名词
这句话是一般现在时
陈述句
第三人称单数
系表结构
。。。。语态
(我已晕菜。小时候想我妈可不是这样教我说中文的呀,外国孩子真可怜。后来才发现外国孩子说英文也不这样学,是中国孩子学英文才这样,是我们可怜。)
后来知道,全世界都曾普遍使用这种方法学外语,结果都类似:可掌握一定外语知识,都不会交流,时间一久大家就把以前学得知识都扔了。知道其他国家的阶级兄弟也身受其害,感觉好了点。
所以,我们都在那里努力“转换”而做不到。那能不能不想中文,听到英文直接就理解?这是一种什么状态?答案很简单:要能用英文思维就行,说白了就是会用英文想事儿了。

这个概念十年前还新鲜,现在知道的人越来越多:“会用任何语言流利交流的前提是必须能用这种语言思考,做不到的就永远不能正常交流。”这是结论,没有英文思维,永远也听不懂正常速度的英文,永远也听不了长句子。
04
如何培养英语思维?

为什么我们学了十几年的英语都没有英语思维呢?
大家看,如果学每个单词时都是通过背它的中文解释学会,就有问题了吧。另外还有个原因:大家可能都曾试图说几句英语。我们想一下说英文的过程是怎样的?大家都是在说之前先想一句中文:我要说这一句了。
(停!大家说中文都不可以这样做。我们在说中文时,一句话都说一半了,脑子里都不能预先清楚知道后半句的所有字,继续说才知道。所以到这儿已经不对了。)

然后把这一句的所有英文单词找到对应的英文。现在能说了吗?照说还不行,还得组织一下句子,想一下语法吧!
用什么时态?过去时?完成时?现在时?进行时?将来时?单数复数?要加S吗?男他女她?等想完这些,20秒已过,对方早走了。

于是我们发现,甚至外语学院毕业的同学,在说外语时都采用同一战术:“不想语法了。好不容易找到几个单词,赶紧往外蹦。”于是出来就是中式英语。难道是他们不熟悉语法知识吗?非也。

因为根本来不急。大量的实验告诉我们,语法知识的多少和交流的流利程度甚至正确度是没有丝毫关系的。语法书倒背如流,还是不能交流,还是出语法错。
原因很简单,从说话的思维机制上讲,人在说话时,大脑是禁止思考语法规则的。一旦想规则,人就不能说话了。
想一下我们中文都说得这么流利,能去想语法规则吗?主语用这个,谓语用那个,状语放在这里。。。根本不可以!那英语也一样嘛。所以语法知识不但不帮助形成英语思维,反而在捣乱。

所以大家已经发现,“翻译”和“语法”不但不帮助提高交流能力,反而阻碍英文思维。但大家看到翻译、语法几个字非常熟悉,原因是我们这么多年,就是这么学英语的。

那怎么将翻译转换成英语思维呢?这个过程很难。终归学习是没有捷径可走:
尽可能的脱离中文去学习新词汇,也就是不通过将英文翻译成中文来学习新词汇。
大量的阅读以及听说。包括各类网络资讯,英文原版书籍。生肉视频。
长期的坚持,学习以及改变是需要时间的。

吉德林法则说,认识到问题就等于解决了一半。剩下一半,就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去调整改善,起码我们现在能先试着改变,让听说读写不要在脑海翻译。
往期精彩
境外常用英语口语表达汇总,机场、酒店、问路、就餐,so easy!
▼▼▼
学期害怕跟不上?
有EasyGPA随身守护!
10课时保障整个学期!

—以上—
我是小E
有用的知识也是有趣的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EasyGPA学园):开口只会this/that?什么时候我们变成了”英语哑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