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留学生:今天又是被“抑郁”的一天


现代人容易“抑郁”~

留学生:今天又是被“抑郁”的一天

△ WHO2017年最新的抑郁/焦虑障碍患病率数据

根据WHO(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调查,2015年,全球抑郁患病率约为4.4%,相当于每100人中就有4人患有抑郁症,全球的抑郁患者高达3.22亿,2005年至2015年间,抑郁症总人数增加了18.4%。

2015年,中国的抑郁症患病率为4.2%,目前已经超过5000万,与全球抑郁症患者占人口总数比例基本持平。而欧美等国抑郁症患病率则更高:

留学生:今天又是被“抑郁”的一天

△ 来自网易数读,美国和澳大利亚是全球抑郁症患病率最高的国家,抑郁症患者人数均达到全国人口总数的5.9%

世界卫生组织曾预计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疾病。而我们平时关于抑郁症的各式新闻,更是无孔不入的从各种信息网里钻进来~

留学生:今天又是被“抑郁”的一天

△ 10月19日,“全球抑郁症患者超过3亿”微博热搜

动辄甚至还有这种,留学生高达45%抑郁这种“震惊体”标题~

有没有觉得一瞬间,全世界都好像得了抑郁症?

留学生:今天又是被“抑郁”的一天
留学生:今天又是被“抑郁”的一天

可是毕竟,热依扎,雪莉,还有各种抑郁症自杀的事件摆在我们眼前,留学生不堪压力自杀的事情,也不时耳闻,要说完全不在意,那也是不可能的~

留学生:今天又是被“抑郁”的一天

更何况,天天看到各种内容说留学生容易抑郁,抑郁症如此高频率的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免不了心有踹踹然~

留学生:今天又是被“抑郁”的一天

尤其那句““抑郁症”其实就在你我身边”,很吓人的好么~

可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抑郁症?

抑郁症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真的得了抑郁症该怎么办?

01

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疾病,主要特点是持续悲伤,对通常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同时没有能力从事日常活动,并且这些现象持续至少两周。

此外,抑郁症患者通常还具有以下一些状况:精力减退;食欲改变;睡眠更多或更少;焦虑;注意力下降;犹豫不决;躁动;感到一无是处、内疚或绝望;以及有自残或自杀念头

抑郁症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

这不是一种软弱的表现。

抑郁症可以得到治疗,办法包括谈话疗法或抗抑郁药物,也可两种办法兼用。

——以上内容摘自WHO(世界卫生组织)

https://www.who.int/campaigns/world-health-day/2017/handouts-depression/what-you-should-know/zh/

对通常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

精力减退;食欲改变;睡眠更多或更少;焦虑;注意力下降;犹豫不决;躁动;感到一无是处、内疚或绝望…

怎么条条说的都像是自己?真的抑郁了吗?需要到医院检查以及调整吗?

留学生:今天又是被“抑郁”的一天

02

抑郁症的自我检测

如果你怀疑自己有抑郁,可以先进行一个简单的心理测试:

SDS抑郁自评量表,美国教育卫生部推荐用于精神药理学研究的量表之一。SDS主要适用于具有抑郁症状的成年人,它对心理咨询门诊及精神科门诊或住院精神病人均可使用。

留学生:今天又是被“抑郁”的一天

△ 一共20个问题

请按照第一反应直觉做,四个选项,

留学生:今天又是被“抑郁”的一天

20-41分:您没有抑郁情绪

只是有时候有些情绪不佳,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

42-49分:您可能有轻度抑郁情绪

但是请别担心,请适当调整,加强锻炼,多出去散心

50-57分:您可能有中度抑郁情绪

请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或寻求他人帮助

58-80分:您可能有重度抑郁情绪

已经影响到了您的日常生活,建议您立即寻求精神科医生或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但这个自测表,并不能确诊是否患有“抑郁症”,只能简单测验下情绪,更多的需要专业医生的检查判断。

精神疾病和生理疾病差别很大的,生理疾病可以通过非常多的手段方法来准确地指引医生走向准确的方向,但是对精神疾病或者说心理疾病来说,能够极其有效并且具有说服力的辅助手段真的太少。

不过,如果分数低于50分,就别想多了,一时的心情低落,很正常的呀~人生不如意事都是十之八九,情绪上起起落落落~也是很正常的~

留学生:今天又是被“抑郁”的一天

但是,如果已经出现这种情况两周以上,自己没有调整过来,就建议到医院去做进一步的检查,积极治疗了~

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情绪的波动只是一时的,过一阵子就能恢复过来,情绪低落不等于抑郁症,一定要分清楚哦~

如果认为自己患有抑郁症,您可采取以下行动:

同您信赖的人谈论自己的感受。多数人在与关心他们的人交谈后都会感觉好一些。

寻求专业人员帮助。首先应当去找当地的卫生保健工作者或医生。

请记住,在正确的帮助下您能够好转。

继续从事您健康时通常喜欢的活动

保持联系。常与家人和朋友联系。

经常运动,哪怕只是短距离散步。

坚持规律的饮食和睡眠习惯